50年前高考回忆:家庭出身比成绩更重要
一年一度的高考将至,抚今追昔,半个世纪前的1960年,我参加高考的真实情景,犹如昨日般呈现在眼前。1960年7月,我毕业于济南一中并参加高考。那个年代的济南一中,是省城赫赫有名、屈指可数的。
那时的高考严格贯彻阶级路线,执行“成绩不是录取的唯一标准”的政策,家庭出身比高考成绩更为重要。
有的人认为家庭富裕的孩子成绩之所以好,是因为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好,可以提供他们更多的学习资源,不仅仅在于补课,课后学习班,甚至会有经济条件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这也是能够支撑孩子成绩学习好的原因之一。
高三冲刺高考,首先是心态,高三有很多考试,几乎周周测月月测,压力大,很容易焦虑迷茫,难受的时候可以找老师朋友聊一聊,不要在乎一次两次的考试得失,其实平时暴露问题是好事,高考前的每一次考试都是在查缺补漏,保证高考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在一部分人看来,以下这4种家庭出身的考生,更容易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更容易考上名校。
676分考入清华,暑假还在工地搬钢筋的农村孩子单小龙,现状如何?
清华大学单小龙的现状:已被清华大学录取农村小伙回忆高考录取,每天依旧在家中干各种农活。很多人不解农村小伙回忆高考录取,都考上清华农村小伙回忆高考录取了,咋还要去工地干苦力?为了筹到上清华的学费,高考后单小龙又跟着哥哥一起到工地上搬砖。
此时的单小龙,虽然坚信自己绝对可以考上大学,却不知道自己究竟考得多好,知道自己高考成绩676分那一天,他乐得晚上睡不着觉,之后鼓起勇气填报了清华大学。
此后他在学业上面一点马虎都不敢犯,因他知道他的学业是非常重要的,全家负担这么大的压力,供他读书,是希望他将来成为有用的人,终于回报来了,他在高考这个人生转折点的时候,考了676分,被清华大学录取。
除此之外,在寒暑假之时,单小龙也会跟着哥哥外出打工,为家里赚取一定的生活费,就这样,在经过三年的努力之后,单小龙也以676分的成果,胜利考入了清华大学。
在工地上没有技术,只有搬钢筋最赚钱,所以单小龙就选了最苦最累的活,只为了能多赚点钱。
一名农村高三小伙子,当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还在工地上搬砖打工 家境贫寒,懂事拼搏这名农村学生名字叫单小龙,他出生在宁夏一个家境非常贫穷的家庭,父母祖辈都在农村,而且他们的身体都不太好。
当年高考900分考入北大的广东状元,为农民父母争口气,如今怎样?
在18年前,就有一位广东状元,他以900分的高考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在农村的父母都把他当成是自己的骄傲,那么,他的现状如何呢?一起来看看吧。
年前的广东状元高考900分考入北大,为农民父母争口气,他现状如何?这个以900分考入北大的广东高考状元名叫谭志佳。谭志佳在小的时候,家里非常贫苦。甚至有时候家里的父母连谭志佳的学费都付不起。
高考的900分广东考生夺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优秀的他的现状如何?这位备受人们称赞的考生名叫谭志佳,来自广东省佛山市。
云南小伙高考713分,和母亲在工地干活收到录取通知书,现在如何了?_百度...
(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的林万东及家人 )他被大众所熟知的原因,就是在2019年7月24日,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到林万东的手里时,他正在一处工地上跟母亲一起以搬砖头,背沙子的方式打零工。
年高考放榜时,他考出了713分的高分。而当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还和母亲在工地上搬着砖。重压之下的小家庭关于生活,林万东一家人曾经也没有多少选择。林万东出生于云南宣威阿都乡,还有一个姐姐和弟弟。
时间也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在红砖黄沙中流逝着,这一天,林万东像在往常一样在工地上搬砖背沙,高考成绩出来了。
当年,广东小伙693分被农大录取不甘心,撕掉通知书复读一年,现如何?_百度...
1、因为知道我填写的那个同学也是填的这个学校,这个学校当时基本被认为是黑龙江最烂的本科,我还收到了这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这个学校名字叫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按照规定录取的考生是经过地方高招办投档,高校专业录取都通过了的考生,原则上是不能退档的。特别是考生希望高校退档到高招办参加后面批次的录取是绝对不允许的。
3、你可以通过录取通知书的上电话联系到大学,说明你不会去该校报到上学,这样可以让他们尽快确定你的意向,及时安排到期后退档的事情。你现在也要开始联系复读的学校,现在基本只能在私立高中复读。
农村小伙一边喂猪一边读书,高考710被清华录取,他是怎么做到的?_百度...
而在接到通知书的时候,孙宜林还在给家里的猪喂食,还在准备给家里下地的父母准备午饭。这个连顶棚都没有的简陋屋子,竟然走出一个清华学生,不仅让孙家人自豪,更是让村里的人津津乐道。
更让人感动的是,这个从小一边读书一边帮父母务农的男孩,在新学期开始还在家里忙着喂猪。(左:8月22日,孙轶林抵达北京后在清华花园拍照;右图是他在家里忙着喂猪,几天后他就要8月17日上学了。
出生于栾川县潭头镇大王庙村的孙宜林,家境并不好。父母是朴实的农民,家里的收入全靠那几亩地和父母打零工。在领取到通知书之前,孙宜林每天都在做几件事—干农活、喂猪。
今天我们要讲的主人公叫做孙宜林,他的故事是十分的励志的,孙宜林靠着自己的努力,突破了一道又一道的屏障。
在这样刻苦的条件下,林万东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的第一名,学校都以林万东作为榜样。皇天不负苦心人,在2019年全国高考中,林万东考取了理科713的高分,通过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并被自动化系录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