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东省新高考改革第一批学生现在高二,高一会考不过会影响高考吗...
山东省自2017年起实施新高考改革前山东省新高考录取改革,高考录取仅依据高考成绩山东省新高考录取改革,不会参考会考成绩。这意味着,会考成绩在高考录取中并没有实际意义。2017年起,山东省开始执行新山东省新高考录取改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和新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实施方案。

高中会考成绩的重要性因高考模式而异,在普通高考省份对高考录取无直接影响,但在新高考省份可能通过计入总成绩或限制专业选择间接影响录取结果。
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没有实施前,山东省高考录取只看高考成绩,不看会考成绩。会考成绩对高考录取没有影响。山东自2017年高中入学新生开始,实施新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新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实施方案,2020年高考开始实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会考不及格会有一次补考机会,如果补考也没及格,就没有毕业证,可以第二年和下一级的同学一起再考一次,但是不影响高考,高考和会考是完全无关的两件事,会考的目的只是拿毕业证而已,如果山东省新高考录取改革你会考补考没及格,可以第二年再考,不用担心高考。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没过,拿不到毕业证书,但不会影响高考成绩。考试不过会影响高考录取,各个层次的大学对等级都有不同的要求但本科和专科最基本的要求都是考试贪格。所以不合格是没办法投挡录取的学业水平考试不通过的学生。只要考生要求参加高考,原则上都是可以的。
山东新高考第一年本科录取情况报告!
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口腔技术专业(高分录取)毕业后从事假牙修复,与口腔医学就业方向差异大。地域与更名影响:山东工商学院(财经类)会计学最高554分,录取线偏低。江苏海洋大学(原淮海工学院)新闻学专业在鲁录取558分,收割重本分数生。
2、年是山东物化捆绑第一年高考,本科招生计划为247388人,实际录取了247832人,增加了444人,这一增加人数与本科划线完全相同。本批有60个院校志愿的本科缺额计划,共计1388人,且全部为民办院校。其中,不限选科缺额816人,物化必选缺额428人,物理必选缺额144人。
3、年山东高考本科录取率存在多种说法,但大致在355%至40%之间。基于实际参加高考并获得一定分数以上人数的录取率 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2025年各高校在山东省的本科招生计划为270489人,实际参加夏季高考并获得150分以上的考生共有681127人。
4、年山东省文科本科录取人数约为5万人,本科录取率为20%。2024年山东省文科本科录取概况 录取人数:2024年,山东省文科本科录取人数达到了约5万人。报名人数:当年山东高考文科报名人数为34万。录取率:本科录取率仅为20%,显示出文科录取的竞争激烈程度。
5、年山东民办本科录取呈现低分录取集中、学费高昂、就业回报较低的特点,且政策调整扩大了录取空间。低分录取现象显著2025年山东本科征集计划共6050个,最终投档6399人,其中4900人高考成绩低于一段线(441分),最低分376分的考生被山东英才学院金融工程专业录取,全省排名第47万名。
6、年山东高考文科录取呈现竞争加剧、顶尖院校门槛攀升、志愿填报需精准规划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整体竞争格局:本科线提升,低分段风险加剧2025年山东高考文科本科安全线升至480分(较2024年提高15分),对应位次约23万名。
卓越升学:山东新高考改革有哪些变化?怎么选科?怎么算成绩?
1、山东新高考改革的变化考试模式山东省新高考录取改革:采取“3+3”模式山东省新高考录取改革,夏季高考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个科目山东省新高考录取改革,不分文理科山东省新高考录取改革,外语考试分两次进行。
2、年山东新高考改革概况试题难度升级山东省新高考录取改革:新题型增多,多学科试题难度提升,如物理大题达到学科竞赛难度。志愿填报复杂:采用“专业(类)+学校”的组合单位,一次性填报96个平行志愿,往年数据参考价值降低。录取结果严峻:全省高考生53万,本科滑档6万,专科补录计划6万,剩余4万考生面临升学困境。
3、新高考政策跟以往的高考政策不同的地方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高考总成绩由数学、语文、外语三个科目加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科目的成绩组成,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科目就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政治、地理、历史、化学、物理、生物六个学科中进行选择了。
4、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学生应该深入了解自己对哪些学科感兴趣,并评估自己在这些学科上的能力水平。如果某个学科既符合个人兴趣又是自己的强项,那么选择这个学科将更有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学生也要关注自己的弱项,努力提升相关学科的能力,以拓宽未来的专业选择范围。
5、物理历史二必选一,采用卷面分记分 考生须在“物理”与“历史”中只选1科,体现高考服务选材、立德树人的核心目的。该科目采用卷面分记分,即学生能考到多少分,高考最终该科目的分数就是多少分。此方式更直观反馈教学,指引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备考该学科重、难点知识。
山东省2025普通高考录取去向
1、山东省2025年普通高考录取去向主要包括提前批、艺术类本科、普通类本科以及专科的录取。录取进程安排:提前批录取结果于7月12日公布。艺术类本科录取结果于7月19日公布。普通类本科录取结果于7月22日公布。专科录取结果于7月30日公布。整体录取规模:2025年山东省高考报名人数达101万人,其中夏季高考74万人。
2、年山东省高考前一万位次的考生通常会被全国顶尖高校及省内重点院校录取,具体去向可通过“爱山东”App的“高考录取去向查询”服务查询。
3、年山东省高考文理录取状况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和趋势。整体数据方面:2025年山东省夏季高考报名人数为7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为62万人。本科线为普通类一段线441分,对应位次约23万名;特招线为521分,对应位次189万名。
4、整体竞争格局:本科线提升,低分段风险加剧2025年山东高考文科本科安全线升至480分(较2024年提高15分),对应位次约23万名。
打败我的不是梦想,而是“史地政+物化生”!
1、“打败我的不是梦想,而是‘史地政 + 物化生’”这句话,反映出新高考改革下科目选择带来的挑战。2020 年山东省新高考改革变动较大,核心内容包括高考内容(科目)改革和高考录取制度改革,具体如下:高考内容(科目)改革:2020 年开始,高考不再文理分科,改为“3 + 3”模式。
2、高中生在选择文理分科时,往往会面对史政地与物化生的选择。史政地组合,即历史、政治与地理,相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组合,其学习难度被认为更低一些。首先,从专业选择的角度来看,物理类组合如物化生,因其较高的数学和实验要求,使得大部分理工科专业成为高中生的首要选择。
3、史地政是纯文科组合,包括历史、地理和政治三门学科。这个组合对于培养学生的文科素养、提升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想要从事人文社科类工作的学生来说,选择史地政组合可以更好地积累知识和培养兴趣。此外,史地政科目对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提升综合素质也有积极的作用。
4、物化生历政地并没有绝对的“最好”组合。在选择物化生历政地的组合时,需考虑多个因素来确定最适合自己的组合,以下是几个值得考虑的选科组合及其优势,以及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物理+化学+生物(物化生)优势:理工医类的黄金组合,专业覆盖率高,适合理科思维扎实的学生。
5、地理:假设选考“物化地”,两门传统理科加一门文科,虽然主要还是面向工科等热门专业,但由于没有生物,也可能就缺少了进入部分理想专业的机会。如:大部分医学类专业。
6、高考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组合:物化政、物化地、物生政、物化生、物地政、物生地、史化政、史政生、史政地、史化地、史化生、史生地。重点内容如下:物化政:物理、化学、政治的组合,适合对理工科和人文社科都有兴趣的学生。物化地:物理、化学、地理的组合,适合喜欢理工科并有一定地理兴趣的学生。
山东新高考是哪一年开始的
1、山东新高考是从2017年开始实行。山东新高考是从2017年开始实行,也就是从2017年9月高一新生入学时开始实行,2020年已经进行了首届新高考,采取3+3新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语文、数学、外语为统考,另外从其他科目中选择3门进行考试,总分为750分。
2、山东新高考是从2020年开始的。以下是对山东新高考改革相关内容的详细解释:改革启动时间 山东省作为全国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自2020年起正式启动了新高考改革。
3、山东是新高考。山东新高考改革从2017年开始,2020年已经进行了首届新高考,采取3+3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考生可以自己选科,给了考生给多的选择,有利于更好地选拔人才。
4、山东省属于新高考制度的第二批实施省份。 自2017年起入学的高中生开始,2020年迎来了新高考制度下的首次考试。 新高考下的考试构成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为选考科目,学生可选择其中三科。 选考科目的成绩采用赋分制计算。
5、山东新高考于2017年启动,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人才培养和选拔规律。新高考模式采用3+3体系,取消文理科划分,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其他三科由学生从其他科目中自主选择。总分为750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